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抢救大明朝》 > 第419章 谁敢不服?豪格不服

《抢救大明朝》 第419章 谁敢不服?豪格不服(2/4)

预感。因为他们没有发现“人见人爱”的包衣奴才和绿营兵......这次上来的是清一色的八旗真满洲,人数肯定超过了一万!

    呜呜......

    随着一阵军号呜咽,原本静止的八旗马队,忽地就是一阵扰动!八旗兵并没有一拥而上,而是冲出了一队着着黄色衣甲的骑兵,大约有两千骑,沿着清军自己挖掘的壕沟左侧开始冲锋,也没有列出什么严整紧密的队形,而是松散成群,蜂拥而上。远远看去,只看见黄色的骑兵翻滚跳跃,呼啸而来。

    临阵指挥的李大开是将门出身,虽然没有多少实战经验,但是眼光还是在的,看见八旗兵的队形,就知道他们要玩骑射了。

    他张开喉咙大呼道:“不许射箭,不许发铳,不许退后......都他娘的给老子扛着!”

    东方战场上的弓向来是分为骑弓和步弓的,骑弓轻软,方便在马背上使用。步弓则又长又硬,无法在马背上开弓射箭,但是弓力十足,有效射程就比较远。

    不过一张良弓的制作成本和时间,对于草创初建的山东团练军而言,都是没有办法承担的。

    而那些完全靠蛮力拉动的长木弓,对于才转行当兵的老农民来说,也是玩不动的——种地虽然也是力气活,但是和拉弓射箭还是两回事儿。

    所以山东团练军普遍装备的是竹弓,又软又轻,射程也近。对付披甲的八旗兵,也就是十几步内有点杀伤力。

    面对汹涌而来的八旗马队,他们只能忍着挨箭射而不反击,因为反击也没用!

    同样的,三眼火铳的有效射程也就这么一点,远了根本打不着!

    就在这时,第一波冲锋的八旗兵已经放慢了马速,取出了弓箭,同时开始调转马头,依次向左转向,从笔直冲向明军防线,变成了和明军战线平行,相聚大约二三十步。

    随着一阵嘣嘣嘣嘣的带着颤音的响动,无数利箭暴射而出,直扑向明军的大阵!

    只看见利箭如同雨点一样落在了明军阵中,箭镞的落点非常集中,顿时就有甲胄不全,遮护不足的兵士被利箭穿透了身体,扑倒在地,发出一阵阵的哀嚎。

    可是余下的兵士,却依旧岿然不动。

    没有一支箭射出来,也没有三眼火铳打响的声音。

    黄甲的八旗兵边跑边射,在抛出了数千支箭镞后,-->>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