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天下豪商》 > 第115章 黄河在咆哮(求收藏,求推荐)

《天下豪商》 第115章 黄河在咆哮(求收藏,求推荐)(2/3)

十年间几易其道,呵呵……”

    黄河下游在宋朝就是地上悬河了,若是宋朝有后世的工程能力,维持悬河也没甚不行的。

    可是那年头蒸汽机都没有,全靠肩挑手抬的,而且劳动力数量也不太多,怎么可能维持悬河?

    所以改道是正常的……可是几十年内就几易其道,而且水患连年,就不大正常了。

    “怎会如此?”武好古追问。

    “因为,因为,”米友仁支支吾吾,不肯说下去。

    “是因为黄河北流。”西门青替他答道,“黄河自己要向北而去,往辽国境内流淌。”

    黄河北流?

    武好古想了想,终于记起这回事儿了。

    黄河好像在真宗年间就改了回道,造成了若干中小规模的水灾,不过对宋朝的救灾能力而言也不是甚大事儿。可是由于这次改道却引出了一个耸人听闻的论调:黄河有可能北流入辽,而辽兵将会顺流而下直赴开封!

    这可真是太可怕了!契丹大兵沿着黄河,飞流直下,大宋可就要亡国了。

    而这一论调,逐渐就成为了士大夫的公论,到了仁宗朝的时候,仁宗皇帝和在朝诸公终于忍受不了黄河继续改道向北的可能性了。于是想要人定胜天,不惜一切代价让黄河东流。

    结果黄河东流工程刚刚开始就立竿见影发生水灾,到嘉祐元年终于发生了大决口,决口之后黄河在开德府境内就一分为二,一路向东,一路向北。

    不过这事儿还没完!

    到王安石掌权的熙宁年间,在王安石的领导下,大宋朝廷继续折腾黄河,堵塞了“两条黄河”中北流的一条。结果熙宁二年、四年两次大决口。

    然后没有办法,王安石决定恢复二股河原状,好像还有人发明了一个清淤泥的东西名叫什么铁龙爪的,以防止河沙淤积,不过肯定是没有用的。没过多久,宋廷再次脑抽,又开大工堵北流黄河,想让黄河回到故道,再用铁龙爪疏浚河道。

    结果熙宁七年又决口,还闹大发了,黄河夺淮入海,淹了四十五个县,冲毁田亩三十万顷!

    到了元丰年间,大宋王朝仍然相信人定胜天,继续折腾大河,结果继续决口,弄得宋神宗都灰了心,放弃了治河伟业。

    不过到了元祐年间,宋朝又开始折腾,继续想用水利工-->>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