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南宋不咳嗽 > 三百二十七章 白高兴

南宋不咳嗽 三百二十七章 白高兴(1/4)

    “先撤了吧!那玩意暂时用不上,找几个人带着徒弟小规模的手工加工,没有数量要求,能做出多少算多少,咱们的陆战队总共也就三百多人,做多了也没地方用。对了,线膛炮的研发也暂时缓一缓,您有空的时候亲自弄弄就成了,参与的人员越少越好。我已经把报告交给议会了,帝国金属集团恐怕还得分出一部分人手来,专门制造军械,和普通民用产品分开,主要是为了防止技术扩散,具体的细节让慈器和您商量。”

    对于线膛枪这个玩意,洪涛还有点纠结。你说大规模生产吧,帝国就得成立陆军,那样军费就会增加很多,对帝国的发展不太有利。陆军靠的是数量,必须有足够的数量才有战斗力。你弄几百人,除非人人端着一挺MG42,还得有无限弹药,否则去打陆战还是没戏。

    按照目前金河帝国的处境,大规模陆战肯定是不需要的,帝国的人口基数也支撑不起这种大规模的陆地战争。再说了,打这种战争的意义何在?攻城略地有何用?有了稳定的海上贸易航线,帝国完全可以用更小的代价换取更多的利益,何必非要去和别人抢地盘玩呢?抢下来难道就不用治理了?就没有各种民族、历史、宗教、文化冲突啦?显然不可能。

    要是这样的话,用一万军队抢下一个国家的地盘,就还得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去维持对这片土地的统治,最终能得到什么呢?除了仇恨、杀戮,基本啥也得不到,是个赔本的买卖。

    有这些投入还不如多造几艘战舰、几艘武装商船去全世界贩运货物呢。在这个时代里,自己又有了足够的海上实力,只需要占领几个必要的战略港口,就能在经济上影响全世界,干嘛非要去陆地上和别人打破脑袋玩命呢?所以说枪械对目前的金河帝国来说,是个鸡肋。

    之所以是鸡肋,那它就还有弃之可惜的一面。没错,洪涛不会把发展枪械的机遇全完舍去,他只是不着急在目前的形式下盲目浪费资源去搞这个不太需要的东西。不过这个技术不能扔下,他依旧会向议会申请专门的资金,去持续不断的研发、完善前装线膛枪技术。一旦以后需要了,只需要建立足够的生产线、投入足够的人力,就能很快大规模生产出来。

    其实这种后手洪涛主要还是留给大宋的,虽然嘴上说已经对大宋失望了,但他心底那份执念还是没完全消除掉。但凡大宋能有一丝依靠自身改变羸弱体质的机会,他就会不惜余力的去帮助它。

    在适当的时候,洪涛打算把步枪这种-->>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