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 > 历史军事 > 南宋不咳嗽 > 四百一十章 蒙古巨变

南宋不咳嗽 四百一十章 蒙古巨变(1/3)

    赶海的人除了性格狂野之外,还大多信佛,讲究积德行善。这玩意听着有点矛盾,其实正说明了这些海商的处境。他们的凶恶是为了自己能活,他们愿意多做善事,也是为了自己在大海上孤立无援时可以多来点好运气,也是为了能活,这并不矛盾。送这些可怜人回家,大家宁愿少装点货物也乐意,这是大善事啊,一下子帮助了几十人。

    “罢市的事儿不能停,不管朝廷的商队还在不在,都必须让朝廷给个明确的说法。要不过两年他们又弄出来一个船队,咱们不能随时随刻的陪着朝廷玩这个游戏,他们不烦我还烦呢。你还是马上回马六甲港,先把朝廷商船队的遭遇告诉海商们,让他们把心放肚子里,这次咱们赢定了!另外把这张名单上的人接到麻逸港去,顺便调查调查他们的背景。这些水手也先送回麻逸港,让他们在工地上先帮着建城,找人盯着点就成。”

    “对了,何锦荣的家眷送到金河城去了吧?这个老头虽然做法有点莽撞,但确实也帮了帝国和海商们一个大忙。把这件事儿和海商们说清楚,给予何家相应的待遇,让他家当个榜样吧,正好可以配合帝国的移民政策。但不管是海峡报还是知音报都不许报道这件事儿半个字儿,谁敢随便乱说话,你就不比手软,我授权给你采用一切手段的权利。朝廷商船队的问题也尽量少说,非要说的话,就说是遇上大风浪毁了,然后突出皇家海军出于人道主义拼死相救,帝国皇帝都冒险进入无风带了,明白了吗?”

    有了何锦荣这么一折腾,再加上最终救回来几艘船,金河帝国突然成了最大的受益者,洪涛也可以把给南宋挖的这个大坑继续挖下去了。而且在何家的事情上,还有很多文章可做,帝国对何家越好越有收买人心的作用。洪涛虽然不太赞成利用别人家的惨剧来替帝国炒作获利,但多少也得做一点,否则何锦荣的牺牲就没啥价值了。

    “这次恐怕陛下不能带着船队去大食国了……嘿嘿嘿,这是今天早上监察部派快船送来的,您看看吧。”慈禧把洪涛的吩咐一个字不差的记在了他的小本子上,然后坏笑着从本子里抽出一张纸递给洪涛。

    “我不是说了,帝国议会那群人你去应付,就说我已经带着船队走了,追不上!”洪涛本能的认为是帝国议会不同意他带着舰队去大食国的决议,一双小眼睛又瞪了起来。

    “是个好消息,您自己看吧……”慈禧别看是个狗腿子的角色,但是他和洪涛单独相处的时候反倒最放得开。

  -->>

猜您还喜欢看